但是在实际使用中,不论是哪款样品均没有实际降低居室内PM2.5浓度。在有过滤纱窗的情况下,开门后PM2.5的浓度仍旧有所上升。
在上海,请千万别问我是不是第一类!
即使他们天界恋爱是违犯婠婠的!
却是得作梦他们
搞好防雷举措,戴好墨镜,
老人家、小孩子及免疫力偏弱群体应尽量避免出外。
为了防霾
网上兴起了一种名叫防酸雨纱窗的产品
商家说安装上这种纱窗
即使是酸雨天仍旧可以开门通风
而且不用担心酸雨的污染
为此,他们在淘宝网上
购买了4种防霾纱窗进行对比实验
看看这结果到底如何
商家宣传效果好
消费者持怀疑态度
在网上搜索你会发现,这些产品中,材质有所不同,商家介绍多为纳米膜、微孔膜、静电棉、静电网等材质。售价也是参差不齐,其中售价较高的达到每平米上千元,而便宜的每平米只有几十元。
不少防酸雨纱窗的销售商宣称商品是德国科技、奥地利进口材质等。广告中多以酸雨天也可开门通风为噱头,在介绍文字中多是宣称自己的材料直径小,有的甚至比头发丝更细。有的还自己做实验证明有效。
而在购买者的评价中,不少市民却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购买。有消费者认为,卖家宣传有一定的误导,作为通风换气产品来说,基本不可能达到有效净化作用。
防霾纱窗防霾效果对比
将这4款样品分别标记为样品1—4,其中样品1外观为黑色编织纱网式,直观感觉比普通纱窗密一点,卖家称其为静电防酸雨纱窗;样品2—4均为白色棉质,被卖家称为静电棉。
从外观看,样品1的空隙比较大,虽然是黑色但是透光率很好。而样品2、3、4由于是棉质,从外观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空隙,透光率较样品1相差明显。在这3个样品中,样品2薄,样品4厚。
价格方面,样品1贵,售价212.86元/㎡;样品2便宜,售价27.86元/㎡;样品3售价40元/㎡;样品4售价60元/㎡。
本次实验样品(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样品4、3、1、2,如图)
实验
01
风吹实验
步骤:将防霾纱窗剪成小块方形,罩在电吹风机出风口外,测出风口附近PM2.5数值的变化。将出风口在不遮挡纱窗的情况下,PM2.5数值变化进行对比。测试取吹风机打开前后,出风口PM2.5数值的差值。
解释:上述差值代表PM2.5浓度前后的变化情况。在无遮挡的情况下,电吹风机工作时,出风口附近的PM2.5浓度是上升的(即为正值)。而样品1在测试中,PM2.5的浓度差值比起无遮挡时的浓度差值还高,也就是说,罩上该样品后,出风口的PM2.5浓度上升幅度加大了。
装上2号样品后,纱窗附近PM2.5浓度为169μ/m3
而室内PM2.5浓度为148μ/m3
而样品2差值相对小,说明浓度上升较小,起到了一定的过滤效果。样品3、4的差值为负值,则说明PM2.5浓度是下降的,可见过滤效果明显。
实验
02
开门实验
步骤:将防霾纱窗装在窗户上,打开门玻璃并拉上纱窗静置5分钟,测纱窗附近PM2.5浓度。
将室外PM2.5浓度、居室内PM2.5浓度与窗户附近浓度进行对比。
解释:1号样品在使用后,纱窗附近的PM2.5浓度比居室内浓度增高较明显,但是并未达到室外水平。而样品2、3、4在使用后,纱窗附近的PM2.5浓度比居室内浓度增高相对小些,说明在开门后,相对控制住了居室内PM2.5浓度的增加。
用4号样品遮挡后,PM2.5浓度降低
(左为打开吹风机时,右为吹风过程中)
作为每平米售价高的样品1,在两项试验中,过滤PM2.5的效果不理想。而同为静电棉的3款样品,厚的样品4过滤PM2.5的效果相对好。
但是在实际使用中,不论是哪款样品均没有实际降低居室内PM2.5浓度。在有过滤纱窗的情况下,开门后PM2.5的浓度仍旧有所上升。
解 读
空气不流动 防霾纱窗难以降低室内PM2.5浓度
业内人士介绍,目前防酸雨膜的原理主要是两种,如纳米膜或离子膜,其过滤主要原理是膜的孔径大小小于PM2.5,从而进行物理阻隔。还有一种是静电原理,主要靠自然风吹过纱网时产生负极静电,利用负静电的特性,对微尘中带负电的粒子负负相斥,达到阻隔作用。
对于防酸雨纱窗的效用,某国外品牌空气净化器的产品经理任女士说,单纯的防酸雨膜的作用是有限的。
空气净化器起主要作用的确实是各种滤网,但是即使将滤网单独拿出来安在窗户上,也起不到净化居室空气的效果。任女士介绍说,过滤网/膜确实能过滤掉一部分污染物,但由于酸雨天空气流动本来就差,过滤网/膜比较厚,难以达到理想的空气交换效果。此外,即使空气被滤网过滤,洁净的空气也只能停留在滤网后0.5米左右之内的空间中。而使用防酸雨纱窗,只能做到减少污染空气的进入,却无法清理居室已经存在的污染物。
网络配图
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博士、教授黄虹也认为,从理论上说,防霾纱窗效果甚微。霾是细粒子,墨镜作用都很小,更不用说纱窗了。霾是很细小的颗粒,肉眼看到的灰蒙蒙的东西其实不是颗粒,而是这些颗粒在空气中影响了太阳的能见度,是一种光学反应。
本期主编/李颖
来源/法制晚报
觉得不错,点个赞再走吧↓↓↓